常宁首家非物质文化传承政协委员工作室成立
5月27日,常宁首家非物质文化传承政协委员工作室揭牌成立,市政协主席王一花,副主席郭秀清出席揭牌仪式。政协委员工作室是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履职新平台,“乡乡公主”白沙烧饼非物质文化传承政协委员工作室是我市第一个以推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政协委员工作室。目前,我市共有非遗保护项目61项,代表性传承人118名。“非遗”传承委员工作室的成立,将进一步发挥委员自身优势,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有效延伸,使广大群众更好地学习了解家乡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迈向新台阶。王一花表示,非物质文化传承政协委员工作室要注重“非遗”项目的品质特色,充分发挥“宣传、保护、传承”的推动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借鉴交流,把常宁“非遗”品牌做响,用高质量的委员履职成效,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担当作为。市政协委员李爱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坚守自己的初心,把我们的非遗项目发展好。
动态常宁市融媒体中心Fri May 27 00:00:00 GMT+08:00 2022
剪纸艺术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5月17日,县非遗文化剪纸艺术工作坊深入甘溪镇前进完小,开展“传承非遗 我们在行动”送剪纸下乡活动。剪纸专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师生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以及剪纸的类型、题材和表现手法等,采用活泼自然、风趣诙谐的手法,配以通俗明快的彩纸,进行剪纸示范,带领学生、老师一起进行现场创作。剪纸专家从纸张的折叠到剪刻的技法,一步步进行细致讲解。学生、老师们兴趣盎然、踊跃参与,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一个个精美的剪纸作品呈现眼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随后,剪纸专家对优秀的剪纸作品进行详细点评,小学员分享了剪纸创作的经验,交流了活动心得。本次活动让学生、老师通过亲身体验,领略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了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提升了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动态衡东融媒Thu May 26 00:00:00 GMT+08:00 2022
衡山:学生走进非遗传习所 体验特色文化技艺
衡山县融媒体中心5月26日讯【记者:赵诗 文雅婷】5月26日上午,省级非遗山歌传承基地——“岳北山歌传习所”在衡山县白果镇正式揭牌。该传习所将提升对岳北山歌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培养出更多的“接唱人”,让岳北山歌不断传承下去。揭牌活动迎来了首批小小参观学习者,教学老师以课堂为载体,为学生们讲解了岳北山歌的起源和艺术特点,并现场对岳北山歌的部分曲目进行现场教学。“这种歌上口一些,因为毕竟是自己的家乡话,我感觉用自己家乡的话,唱起来就非常亲切。岳北山歌在我们湖南乃至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所以我会尽力地将它发扬光大。”白果中心完小四年级学生张书豪说。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和老师一起,现场观看了衡山拜龙、原生态岳北山歌演唱、皮影展示、现代京剧等非遗展演。“用的是纯粹地道的方言,孩子们学起来、传承起来也比较上口,而且山歌集艺术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也比较高。”白果中心学校校长李素军说。据悉,“岳北山歌”是衡山岳北地区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生活中集体创造的、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歌唱艺术。“岳北山歌传习所”成立后,当地将免费举办专题培训班,开设老年、中青班,组织优秀学员录制演出视频投放到主流媒体和组织开展线下户外演出。青少年班采取岳北山歌进校园的形式,纳入课后辅导的必修内容,为非遗薪火相传提供人才和基地支持。同时,还将创新非遗传播方式,采取录制岳北山歌非遗精品课、发动全民K歌比赛等形式,在网上进行推广,扩大群众参与面和知晓度。“我从16岁就开始唱岳北山歌了,我对岳北山歌应该是情有独钟。它的特点,就是农村的一些对歌,我觉得岳北山歌,应该要把它传承下去。”岳北山歌代表性传承人肖金寿说。
动态衡山县融媒体中心Thu May 26 00:00:00 GMT+08:00 2022
注意!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开始啦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文将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并通知推荐申报工作相关事宜认定标准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将严格按认定标准开展推荐认定,关注代表性传承人技能艺能、传承实践相关情况等,重视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空缺、队伍老化等问题,着力加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梯队建设。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技艺精湛,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传承实践累计25年以上;2.在该项目相关领域具有代表性,并在项目申报地区具有较大影响,获得广泛认可;3.在该项目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志愿面向社会传承,身体健康;4.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5.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认定为该项目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范围推荐申报相关工作要突出目标导向,稳慎认定、优中选优、循序渐进;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部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空缺、队伍老化等问题,侧重考虑从目前没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体年龄较大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推荐申报。对于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建议稳慎推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确需推荐的,应在相关项目的保护传承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从事非遗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推荐申报。推荐申报程序(一)提出推荐人选公民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所在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如实提交申报材料。项目所在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审核并逐级上报。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组织专家进行审核,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官方网站等渠道公示后确定推荐人选。(二)网上填报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自2022年8月1日起可登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fyxx.mct.gov.cn),填报推荐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31日24:00。 (三)提交正式文件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向文化和旅游部提交正式文件,包括: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函;每位推荐人选的推荐申报表(网上填报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的推荐申报表)、推荐申报片等材料电子版,统一拷贝至U盘或移动硬盘。于2022年10月31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将相关材料邮寄至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四)材料复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收到的申请材料或者推荐材料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的,进入评审程序;不符合要求的,退回材料并说明理由。
动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Wed May 25 00:00:00 GMT+08:00 2022
衡阳市级非遗示范点有哪些标准?2022年非遗工作如何开展?这个会议指明方向
5月23日上午全市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市级示范点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奇石博物馆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省文旅厅全省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部署了我市示范点建设工作,并对2022年度衡阳市非遗工作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作了安排。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郦君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市局总工程师吴建波主持;各县(市)区局分管领导、非遗(文化)股长、非遗(文化遗产事务中心)和市直非遗保护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非遗专干、市非遗保护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会议。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郦君对市级示范点建设工作提出几点要求提高站位,创造创新谋发展非遗示范点建设是一项非遗提升工程、文旅融合工程、城乡惠民工程,是一次创新工作,无经验可循、无教训可吸,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要充满信心。资源优势、政策依据、保护经验,为我们建设非遗示范点提供强大的信心。要积极作为。只要大家全身心投入,非遗示范点的建设一定能成功。要面向未来。开展非遗示范点建设,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强有力的新举措。要面向未来,打造衡阳名片,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对标对表,精准精细促提质非遗示范点建设内涵非常丰富,要抓住主要矛盾、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到在全省叫得响、推得出。要标准化建设,制度化管理。要严格遵守遴选标准和实施程序,建立非遗示范点复核考核机制。要本质化挖掘,特色化打造。要牢牢把住非遗的文化内核和本质属性,在坚持非遗原真性的前提下,推进非遗示范点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要大局化谋划,中心化推进。要从中心工作中去谋划、推进非遗示范点建设工作,在主动服务大局中彰显非遗魅力、作出非遗贡献。久久为功,落实落细抓建设非遗示范点的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要久久为功,精心组织,落实落细各项措施。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资源整合,探索建立推进非遗示范点建设的专门领导协调机制。要争取政策保障。要充分用好、用活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资金。要强化宣传引导。要大力宣传开展非遗示范点建设的意义,发动全市各地积极参与非遗示范点建设工作,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非遗示范点建设以及文化和旅游工作的良好氛围。市文旅广体局总工程师吴建波主持会议市级示范点有哪些标准、要求?市文旅广体局非遗科科长阳仲福为与会人员进行了宣贯市级非遗工坊示范点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市级非遗工坊从各地已设立的非遗工坊中产生。需具备条件:标准登记认定真实、吸纳就业广泛、工坊带头人优秀、品牌竞争力较强市级非遗村镇示范点非遗村镇是指非遗特色明显、项目存续良好、保护利用合理、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行政村或乡镇。市级非遗村镇示范点主要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村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特色村镇中产生。需具备条件: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具备地方特色、非遗资源集中并存续良好、资源发掘利用合理、宣传展示常态化市级非遗街区示范点非遗街区是指非遗业态丰富、符合文旅融合发展方向、拉动文旅消费规模较大的集聚区。市级非遗街区示范点从历史文化名城街区、艺术街区、非遗集市、文体商旅综合体、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商业区域等非遗特色聚集区中产生。需具备条件:四至范围明确、业态集聚度高、公共服务完善、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秩序规范良好、政策环境良好2022年衡阳市非遗保护工作如何开展?阳仲福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地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中有新担当、新举措、新作为。突出“保护”,在创新上下功夫创建衡阳市市级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探索区域性整体保护新思路;组织开展全市市级及其以上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调查评估,开展衡阳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资金申报,做好资金绩效评估。着力“传承”,在守正上做文章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储备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举办全市非遗管理人员、代表性传承人业务培训;出台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评估实施办法,加强队伍管理。建好“地标”,在阵地上求巩固以创建市级非遗示范点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保护体系,争取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各1个;加强市非遗馆(新馆)设计布展的指导,力争成为衡阳市文化新地标;公布一批市级非遗传承(展示)基地、传习所、实训基地。做强“品牌”,在聚焦上谋发展积极参加国家、省非遗重大活动;组织开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衡阳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展示衡阳非遗保护新成果;认真做好非遗+(旅游、研学、体验、乡村振兴等)文章,发挥项目引领作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衡阳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在哪里开展?有何特色内容?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治平作安排部署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衡阳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时间6月11日启动地点在市图书馆(新馆)主要活动市民非遗课堂、非遗摄影作品展、非遗美食节(地点为步步高广场)等会上对我市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了授牌向第六批市级传承人增补人员颁发了证书当天下午市文旅广体局组织全市非遗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会人员合影
动态衡阳非遗Mon May 23 00:00:00 GMT+08:00 2022
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地方珍藏的记忆、一个地方文脉的延续……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青少年对“非遗”的了解和兴趣,衡阳市衡云学校、衡阳市成龙成章实验小学石鼓校区、衡阳市石鼓区荷池路小学等三所学校的湖南日报小记者同步开展了一次“非遗”主题实践活动。左东生老师和衡云小学的小记者亲切合影湖南日报小记者组委会邀请了“非遗”民间艺术家左东生老师来到了活动现场。左老师用勺子从热锅里舀起一勺麦芽糖,熟练地在案板上绘着画,勺子所到之处,流下来的麦芽糖被绘成一幅幅精美的画,有蝴蝶、凤凰、老虎、游龙等各种生肖动物,颇受孩子们的青睐。左东生老师给荷池路小学的小记者们传授糖画制作技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通过此次“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也是用心、用情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尝试。成龙成章小学石鼓校区的小记者们展示自己的糖画作品
动态韶华少年Mon May 23 00:00:00 GMT+08:00 2022
我的衡阳 我的非遗 我的奋斗(第十九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2200多年来,衡阳人民用辛勤的汗水编织出了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非遗版图”。目前,全市有建档记录的非遗项目2000多项,其中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项目316项,有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国家级7项、省级27项、市级65项、县(市)区级216项。这些至今熠熠生辉的人类瑰宝,得益于衡阳人民世代相传,尤其缺少不了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艰辛付出。目前全市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5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20人、市级104人、县(市)区级225人。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专题报道《我的衡阳 我的非遗 我的奋斗》,走进传承人群,系统讲述他们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的自信之路,深刻诠析新时代“非遗重在保护,核心在传承”理念,激励他们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中再立新功。匠心酿出高度——记衡阳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雁峰酒厂酿酒师 周通清晨,打开窗户,扑鼻而来的便是酒香。从小在酒厂长大的周通,早已习惯了这种环境。生在酒厂,长在酿酒车间,传承着古法酿酒技艺。出生于1986年的他,酿酒工龄仅10年,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年纪轻轻,就在极需资历和本事的酿酒行当里立足了脚。2018年,他成为最年轻的“湘酒优秀工匠”获得者;2020年,获评“湖南省劳动模范”。生性木讷的周通,话不多但“牛劲”十足,干起事来有板有眼,说起话来掷地有声。“要干就要干好,今天我以雁峰酒为荣,明天雁峰酒因我骄傲”是他的口头禅。衡阳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古法酿酒一直在民间流传。1960年,衡阳雁峰酒厂组建,传承古法酿酒技艺。其酿制的雁峰老酒,在懂酒之人心中的价值无可比拟,不仅是雁峰老酒身上带着荣耀的历史印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更因它历久弥香,口感浓郁醇香、柔和绵软,有着新酒无法望其项背的品尝价值。自诞生以来,雁峰酒厂生产的白酒就备受瞩目,收获了好口碑,被荣为衡阳地标性的白酒,更凭借雄厚的实力斩获了第22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走出了国门。说到雁峰酒厂和雁峰酒,周通侃侃而谈。大学毕业后,他去了沿海城市“漂”了三年。“外面的风光再好,也不属于我,还是那股浓浓的酒香味更令我陶醉。”就这样,周通背上行囊义无反顾返回家乡。酿酒这个行当,不是一般的年轻人能够待得住的。酿酒的全过程从出糟、配料到拌料,再到上甑、蒸馏,每一个环节都不轻松,都是非常辛苦的体力活,不仅劳累费功夫,技术要求还很高。雁峰酒业新入职的酿酒工,都要从学徒做起,为期三年,跟车间里的老师傅一点一点学起。初来乍到的学徒一般都从事出糟的纯体力活,这活要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还真扛不住。每天一上班,就得把发酵的粮食从老窖池里一点点铲上来,再用斗车运到老师傅那里等待配料和拌料。很多人在第一关就吃不消,体力消耗大不说,且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周而复始地铲料、拖料,人很容易犯累、心生厌烦。2012年,周通进入雁峰酒业(雁峰酒厂改制组建),当起了公司当时最年轻的酿酒工。在车间的最里头,周通不是在润粮、拌料,就是在装甄,这是酿酒的第一道工序。为把好关口,周通吃苦耐劳,经常弄得满手的血泡,直不起腰背。他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纠结过自己的未来。就在他动摇自己的信仰时,父亲的一席话,使他幡然醒悟。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任何事情总要有人去做,雁峰酒厂要想生存下去,要靠你们年轻人顶上去。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年轻时不吃点苦,将来怎么能成就大事业?别想太多,给自己半年的时间,沉下心去学,半年后你再作决定。我相信,你周通一定能行!”有了父亲的鼓励,周通先是扛住了出糟的高强度劳动考验,随之而来的是上甑的考验。上甑是雁峰酒酿造技艺中的关键工序,也是直接影响到出酒率和优质酒率的重要一环。按照“探汽上甑、见潮上甑、轻洒匀铺、回马上甑”’的工艺要求,将摊凉的酒糟装入甑桶内,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精湛的技术,没有三、五十年,是做不到的。周通的师父周诗体从事酿酒有十多年,是酿酒业的高手,他说:“新晋的学徒至少要跟老师傅学习两到三年,才能勉强掌握。”然而,周通花一年的功夫就做到了,与老师傅们一样,能独自完成酿酒的上甑工作。他咬紧牙,认真学、认真做,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师父请教,向同事请教。公司每年的酿酒技能比武中,他的上甑都是第一名。名不见经传的酿酒工,逐步成长为年轻有为的酿酒师。▲雁峰酒业的高度1088酒如今,雁峰酒厂的任何一个人说起周通,都会啧啧称赞。用雁峰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封小妮评价他:“这个小伙子非常不错!现在哪个大学生愿意待在车间做苦力活?但周通不仅能坚持下来,还能将这份事做好,做扎实。雁峰酒业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周通这些年轻的酿酒师分不开,军功章里,也有他们的一半。”“现在车间的酿酒师傅年龄都大了,我是最年轻的。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坚持下去,尽自己最大努力将这件事情做好。”周通如是说。煮酒打豆腐,充不得老师傅。虽然周通已获得行业的认可,但他依然埋头做事。他说:“酿酒这件事情,是‘天造一半,人造一半’,未知的东西太多,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古法酿酒的技艺没有尽头,个中奥妙还很深,唯有保持匠心、不断学习,才能不负佳酿、不负初心。”周通不仅仅在酿酒,他还在酿制“信念坚定、意志坚毅、循序渐进、水滴石穿”的文化理念。2021年4月,通过公开竞聘,周通成为酿酒车间主任助理,这意味着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从被管理者转换为管理者,还要把自己的经验、技能推广到整个酿酒团队,培养新的高水平的酿酒人才。做优秀的自己并不难,但培养优秀的后继人员不容易。周通不惧挑战,他说:“随着我们文化自信意识的觉醒,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我们传统酿造工艺的队伍中,我有信心和他们一起,将古老的工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动态衡阳非遗Sun May 22 00:00:00 GMT+08:00 2022
衡山县:“非遗”邂逅“双减” 争做剪纸小达人
5月19日下午,衡山县岭坡乡中心学校开展剪纸课后服务展示比赛。学生裁剪的冰墩墩。红网时刻衡阳5月22日讯(通讯员 徐梅芳 颜婷 记者 宋美君)“一把剪刀,一张彩纸,构成了双减课程下乡村孩子们的欢乐世界。彩纸折叠翻转,剪刀起起落落,一幅幅略显稚嫩而又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就呈现出来了!”5月19日下午,衡山县岭坡乡中心学校开展剪纸课后服务展示比赛。比赛中,一个个“剪纸小达人”从指导老师手中接过剪纸材料后,只见小剪飞舞,施展剪技。有的“小达人”,先在纸上进行设计,再用剪刀裁剪;有的“小达人”则三五合作,口头设计后,直接剪画;还有的“小达人”沉思良久方动剪创作。没多久,手工剪纸搭配折纸的学生作品纷纷闪亮登场。栩栩如生的向日葵和铃兰花、俏皮可爱的小老虎、冬奥会“顶流网红”冰墩墩……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古今人物、红色文化都被乡村孩子展现在纸上乾坤中。2022年5月中旬,衡山县岭坡乡中心学校各兴趣班陆续开展了双减课后服务成果汇报比赛,展示孩子们的累累硕果,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让非遗项目与课后服务无缝对接,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让乡村留守儿童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自2021年秋季开学以来,衡山县岭坡乡中心学校为助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结合乡村特色以积极姿态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盼,丰富“5+2”课后延时服务。该校致力打造“非遗剪纸”课后服务兴趣班活动。让“非遗剪纸”邂逅“双减”,让“非遗剪纸”走进乡村校园,培育一批又一批的“非遗传承小达人”。此外,学校共设30余个课后服务兴趣班,利用校园现有资源,分部分时段实施。有泼墨挥毫的书法课,有才思如潮的习作课,有篮球专场的实战训练,有象棋围棋课上无声战场的厮杀,有趣味盎然的生物化学实验课,有专注描摹的美术课,有歌声飞扬的音乐课……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动态红网衡阳Sun May 22 00:00:00 GMT+08:0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