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红薯粉皮加工技艺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将红薯冼净,经手工磨碎、纱布过滤、淀粉溶解、晒锅蒸熟、手工拉皮、簸箕晾晒、菜刀切条、竹筒晒干、藤式打捆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制成色泽黄亮,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软爽的香甜可口的耒阳红薯粉皮。
耒阳红薯粉皮采用无公害特色红薯淀粉加工而成,天然纯正、绿色健康、口感细腻、易藏耐煮、清香四溢。其特点是保存期长,老幼皆宜,既可作主食,亦适用于火锅、调汤、凉拌、热炒、卤味等烹制。是预防衰老、养颜抗癌的上乘佳肴。2013年,耒阳红薯粉皮加工技艺被列入衡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湖南耒阳:耒阳红薯粉皮亮相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现场
金秋十月,稻花香里说丰年,锦绣潇湘美如画。10月28日上午,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农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湖南新食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耒阳红薯粉皮”品牌产品亮相中部农博会W3特色产品馆,琳琅满目的红薯系列商品颇受观众及采购团的青睐。衡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曾建华,衡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秦方进,耒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茵芾、副局长资琼等领导赴特色产品馆“耒阳红薯粉皮”展位巡展,给予充分肯定和建议。
曾建华一行在“耒阳红薯粉皮”展位仔细查看了商品,并与参展新食康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和产品展销等情况。曹建华指出,“耒阳红薯粉皮”要做拳头品牌,做足品牌文章,产品质量要严格把关,推动品牌美誉度。
通过本次博览会,湖南新食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签约5家合作代理商,2家电商直播平台,1家批发市场商户供应。然而,公司通过红薯产业发展带动地方农户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新的力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传统工艺+科技融合创新,得到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的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名录,与此同时,通过不断探索使品牌赋能,进一步坚持品牌强农战略发展标准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争打造省级地域标杆品牌。
耒阳红薯粉皮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也是耒阳四宝之首。耒阳市红薯粉皮用手工制作,将红薯冼净,经磨粉机研磨、过滤、去渣、沉淀粉用清水调臧糊状,匀薄盛入金属皿器,蒸熟后冷却、切条、晾干而成。薯粉皮易熟,软而香甜可口,是餐馆酒店一道廉物美的佳肴。
耒阳市红薯粉皮用手工制作,将红薯冼净,经磨粉机研磨、过滤、去渣、沉淀粉用清水调臧糊状,匀薄盛入金属皿器,蒸熟后冷却、切条、晾干而成。薯粉皮易熟,软而香甜可口,是餐馆酒店一道廉物美的佳肴。
红薯粉皮又名"合粘",这是耒阳人对红薯粉皮的俗称,只有当地人听得懂。
耒阳红薯粉皮,可谓名扬三湘。很多外地人到耒阳游玩,最爱带的特产,除了茶籽油就是红薯粉皮。
在耒阳乡村,村村会做红薯粉皮。立冬前后,正是红薯收获季节,人们把红薯一担担挑到清澈的溪水边,一个个洗净,再把烂红薯丢掉,把有疤痕的剔除,选出好薯,放到石磨里磨成薯浆,过滤,淘出薯渣,便成了洁白的淀粉,藏在大缸里。想吃或者赶价的时候,村民就架起炉灶,拿出锡做的蒸盘,在盘底搽上一层茶籽油,再把红薯淀粉用清水稀释,放在蒸笼里蒸。蒸时要掌握好火候,否则就会造成枯皮或者薄厚不一,影响外观和质量。蒸熟后,把锡盘一个个从锅里取出,再凭手法的张力均匀把粉皮扯开,一张张挂在竹竿上晾晒,直到风干了才取下,按照重量打成捆,一斤装两斤装不等,这就是成品的"合粘"了。
在耒阳,红薯粉皮做的最好的当属小水人做的。天眼塘山峦翠绿,塘水清澈,全村百余户人家,世代以栽红薯、做"合粘"为业。天眼塘的"合粘"色泽光亮,白中泛青,晶莹如玉,无论烧炒、火锅、油炸、汤煮,都不糊锅,滑而有口感,软而带香甜,嫩而有嚼头,是红薯粉皮中的极品。
红薯粉皮价廉物美,口味鲜美,常吃有延年益寿、祛病抗癌、健体养颜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