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不出十五都是年”,春节的喜庆气息还未散去,又一个欢乐热闹的传统节日即将到来: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少不了许多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为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与祥和。那在我们衡阳,又有哪些“闹元宵”的特色民俗呢?
“火灯节”是南岳衡山一带传承千年的古老风俗。传说正月十五是南方之神祝融撒播火种的日子,而南岳则是火神的栖居地,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因此,长久以来,人们都会在元宵节的前一天拿着写上新年愿望的灯笼,到祝融峰或大庙前祈福,在“火龙灯”的带领下,狂欢的队伍彻夜不散,就逐渐演变形成了正月十四的“火灯节”。“祝融火灯节”也因此蕴含着火神祝融启迪智慧、撒播光明的美好寓意,表达了五岳欢腾、四海升平的美好祝愿。
“龙腾盛世 喜迎元宵”,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省级非遗项目九市稻草龙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每年腊八后,男女老少用上好的稻草精心扎成稻草龙,宛如一条巨龙在磅礴的金黄画卷里游弋,美轮美奂。表达劳动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兴财旺的美好愿望。
除此之外,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有的庆祝形式,衡阳县樟木乡和集兵镇的村民们会在这一天举行“放灯”仪式,家家户户都会点燃香烛;渣江镇的人们脸抹油彩,走上街头进行花灯游行;演陂镇的人们将武术与花灯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武灯仪式......
这些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让衡阳人民共享与众不同又亲切熟稔的文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