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蒸水,
环绕千山之秀,
南岳衡山南麓,
有一个古老的小镇界牌,
火与泥在这山水里历练成千峰翠色,
历练成釉下五彩,
铸就中国陶瓷工业的一颗明珠
—界牌釉下五彩瓷。
界牌釉下五彩瓷
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始于晚唐,兴于清朝末年,釉下五彩瓷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装饰美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美学及文化价值。
其瓷器选用本地优质瓷泥,传承百道制瓷工序而制成,有“白如玉,亮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特点。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界牌瓷厂研究所生产的釉下五彩瓷就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界牌釉下五彩瓷也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及“当代官窑”,2016年“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为湖南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享誉国内外的御温杯是界牌陶瓷人引为自豪和骄傲的。采用釉下五彩工艺,杯体双层结构,内层绘有“金鱼嬉水”图案,花面温润雅致,晶莹剔透,具有防酸碱、无铅镉、抗氧化、耐磨损、永不褪色兼具保温等特点,御温杯曾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及友人,极具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享有“瓷器珍品”美誉。
2018年,凌文武入选“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凌文武界牌釉下五彩瓷传习所
釉下五彩瓷上的花纹精心绘就,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
釉下五彩瓷特征
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
釉下五彩的基础颜料,是用各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为着色剂,掺合一定量的硅酸盐原料所制成。这种颜料不像釉上颜料那样需要采用含铅的熔剂来帮助发色和降低焙烧温度。也不需要用低温熔剂为结合剂而使彩料固着在制品上。
釉下彩料之所以能牢固地附着在瓷器釉层的下面,是因为在高温烧成的过程中,彩料中的熔融物与已熔融的坯釉互相粘合着,同时也是釉层覆盖的作用。这样不仅不存在铅毒和其它毒性物对人体的危害,而且由于釉层的保护作用,还能抵抗自然酸碱的侵蚀,同时在使用中又能耐磨损。只要瓷器釉层不受到强力破坏,花色就能永保清晰、鲜艳和明亮。故釉下彩瓷是一种理想的日用瓷器。
画面平滑光亮、晶莹润泽
清雅明快,具有饱满的水份感;亮晶晶、水灵灵,能给人一种美感享受。这种富于韵味的装饰效果,除彩饰技巧外,也是釉层的作用。覆盖在纹饰上的这层釉,通过高温烧成后,变成了一种玻璃质薄层。由于这个薄层具有莹润、光洁、透明的特点,色彩缤纷的画面就能通过它而显现出来。其纹样平坦光滑,有玉一般的润泽和光彩。
艳而不俗,淡而有神,色彩变化丰富
釉下五彩瓷器在色彩效果上的独特性,也是这种瓷器适应性最为广泛的主要因素。广大人民群众对装饰的色彩各有所好,它既可以清雅明快、也可以古朴深沉;它可绘制色彩斑斓的纹样,又能表现各种效果;既瑰丽,又淡雅;淡妆浓抹,无不相宜。运用淡彩或多色的装饰,以获得清雅、富丽、和谐的艺术效果。
界牌釉下五彩瓷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最大的魅力就是其创作是历代窑工自己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是心灵自然的流露,它的质朴能让人感到安详和亲切。集中体现了界牌人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情趣,反映了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如今,釉下五彩瓷远超过它自身所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代表了湖南衡阳地区工业时代的辉煌,也见证了当今年代腾飞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