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源镇台九村省级非遗项目九市稻草龙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每年腊八后,村里都会召集男女老少,用上好的稻草精心扎成稻草龙,龙腾盛世迎新春,用以驱虫辟邪,表达劳动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兴财旺的美好愿望。
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青少年非遗宣传队,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向社会广大民众展示非遗、宣传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与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在县民政局、台源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衡阳县台源镇“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社区基金联合台九村委会、九市完小、衡阳县社工站于3月31日在九市稻草龙传承基地开展“非遗润童心·薪火永相传”儿童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活动中,非遗传承人肖求进正在为孩子们讲解九市稻草龙非遗历史,并通过照片墙、稻草龙展品,让孩子们能更直观地感受着非遗。
现场图片
活动现场,肖求进现场示范稻草龙的编制过程,并讲述了九市稻草龙的编制,先用竹篾扎圈,再用稻草织鳞,后用绳索牵引作龙筋,要采用十多种工艺技巧,200多个工时,用草约8万根,才能制作完成,孩子们听后赞叹原来稻草龙的编制过程这么复杂。随后,孩子们一起参与到稻草龙的编制中,亲身体验稻草龙的制作过程。
现场图
看着300多年历史文化的稻草龙在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手中舞动,围观的群众自发为孩子们鼓掌喝彩。而孩子们对于稻草龙也从最初的陌生到了解到最后油然生出敬畏。“哇,好神奇,稻草可以做成龙,舞起来还这么酷!”孩子们摸着手中再普通不过的稻草,看着眼前精美的稻草龙不由地感叹。
现场图
给同学们发放了爱心物资
本次活动是“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儿童成长项目中的非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今后也将不断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青少年,使非遗文化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