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衡阳市首届文化艺术节活动之一
非遗讲堂
市非遗保护中心有幸邀请到了
衡阳知名学者萧培老师
和大家一同探索、探讨
衡阳传统文化中的
非遗脉络
时间:2023年7月7日早上8时30分
地点:衡阳市文化馆多功能厅(大厅一楼)
举办: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执行:梧桐树下读书汇
衡阳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衡阳人民,也由此成为湖湘文化的源头。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已深深融入到了衡阳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为衡阳人民的繁衍生息提供着源源不竭的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
萧培老师多年来深耕于衡阳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习,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跟衡阳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典故,为衡阳所公认的衡阳传统文化的“活字典”和“活宝藏”。衡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和梧桐树下读书汇携手,希望借助萧培老师身上的衡阳传统文化的能量,激活和提升衡阳非遗保护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并以讲座和研讨形式,回馈社会,惠及大众。
@衡阳市各非遗代表项目单位
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衡阳非遗工作如何更上一层楼?
7月7日,等你一起来探索!
相关链接
萧培老师简介
萧培(1942.12.11—)湖南衡南县洪山镇人。著名书法家萧迁之孙,萧贤讷之子。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衡阳市湖湘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南华大学衡湘文化研究所、衡阳市湖湘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衡阳与湖湘文化》杂志特聘编辑,《湖湘文化名人衡阳丛书》学术顾问,衡阳市政府特聘历史顾问。
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后在大连市橡塑机厂工作10年。1978年至1983年在衡阳市二轻局职工大学任教,1982年评为讲师,撰有科学论文十余篇。1983年至2003年工作于九三学社衡阳市委,撰有统战理论论文数十篇。业余研习书法篆刻及书画史,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有书法论文30余篇,1998年辑自用印及藏印成《萧培常用印谱》一册。
自幼酷爱文史,1977年调回衡阳后,即致力于研究衡阳地方史,尤其是船山文化和衡阳抗战文化。有文论400余篇。
著有《王船山传》(与周诗永合著)、《血荐山河》《浴血孤城》《船山学学者何贻焜》《血战衡阳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血战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2014年版)七部传世。
今年已完成《衡阳军事文化》《衡阳城市文化》《王夫之画传》三部著作,现在正在编著《彭玉麟画传》《衡阳地方史》等十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