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2200多年来,衡阳人民用辛勤的汗水编织出了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非遗版图”。
目前,全市有建档记录的非遗项目2000多项,其中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项目437项,有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国家级7项、省级27项、市级65项、县(市)区级337项。这些至今熠熠生辉的人类瑰宝,得益于衡阳人民世代相传,尤其缺少不了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艰辛付出。
目前全市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51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19人、市级106人、县(市)区级420人。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专题报道《我的衡阳 我的非遗 我的奋斗》,走进传承人群,系统讲述他们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的自信之路,深刻诠析新时代“非遗重在保护,核心在传承”理念,激励他们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中再立新功。
稻草也能变“金条”
——记九市稻草龙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肖求进
从衡阳县城西渡镇乘船,溯蒸水河而上约九里许,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台源镇台九村肖大屋,这里民风淳朴,水稻种植历史悠远,远近闻名的九市稻草龙诞生于此。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的图腾,中国人都自诩“龙的传人”,古时候就有舞龙之说。龙舞在中华大地博大精深,衡阳九市稻草龙作为龙舞的一支,以独特的制作工艺、艺术表现形式和动作套路独具一格,完美诠释了当地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体现了人民群众艺术智慧,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被收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
▲美轮美奂的九市稻草龙
衡阳县九市稻草龙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流传于台源镇台九村肖家大屋一带。
每年腊八后,村里召集男女老少,用上好的稻草精心制作稻草龙,择选村民舞龙。舞龙时,气势在于龙的大小,出彩在于舞技舞艺,表演人员为单数,一般是15人,有走四门、踩八卦、九洲黄河、老龙拔刺等系列精彩套路。每年春节初六便开始舞耍龙灯,到元宵节结束。
龙灯从稻海飞起,吐着泥土气息,带着稻花清香,编织丰收甜蜜,从屋场串过,贺新年、闹元宵,祈求人财两旺、万事吉祥,年年如此,沿袭至今。
肖求进于1968年出生在九市一个舞龙世家。六、七岁时,在父亲肖冬太手把手教导下,开始了龙舞艺术和稻草龙扎制技艺的学习。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老家,在农闲之余经常参与稻草龙的制作及舞耍,并耐心对其他村民进行指导。此后,逐渐替代父亲,成为九市稻草龙舞的新一代领头人。
▲扎制稻草龙
九市稻草龙曾经非常红火,家家户户出力出钱,舞遍村头巷尾,舞出了村民的精气神,名声远扬。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农村年青人竞相走出大山外出务工,大量田舍荒芜。以前走东家蹿西家,吃个响午饭都要走过几个堂屋的往日田园生活,仿佛按下了“暂停键”,龙舞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度。尽管大部分人心疼,但能做的仅仅只是惋惜。
眼看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失去昔日的光彩,甚至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肖求进有过着急、无奈,甚至悲愤。“别人不管,我来管!有事我担着!”时任村支部书记的他痛定思痛,召集村里的几个老前辈共同商量。
龙舞是群体活动,为聚人心,肖求进白天干农活,晚上打着电筒走家串户,叨家常、摸想法、谈看法,往往苦口婆心讲到深更半夜。碰到个别“油盐不进”户,一次不行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他毫不气馁:“吃闭门羹事小,传承祖辈传统技艺事大。”
▲肖求进带领群众闹新春
成事之道,攻心为上。大家都不愿看到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被消耗殆尽,但现实逼迫年轻人要努力走出大山。
症结所在,“药方”自来。肖求进反复跟他们讲道理:“进城是好事,但进了城也不能忘了根。无论你们在外面有多么忙,能赚好多钱,都要在过年的时候,抽时间回来一趟,大家一起舞起稻草龙。”
真诚所致,金石为开。每年春节前夕,一些乡邻旧家,都会三三两两从各处赶回,激情满满地投入到稻草龙的舞动之中。
▲2002年,中国(衡阳)船山文化节会中,特制了310米长金灿灿的稻草巨龙
人的问题解决了,但费用怎么办?二十多人一天可是一笔不菲的开销。肖求进家里算不上很富裕,但多少还有点积蓄。他厚着脸皮央着家里堂客辛苦一下,每天弄上两桌好菜。
面对妻子的怨言,肖求进向她解释:虽然舞稻草龙是公家的事,但现在时代变了,祖宗传下来的稻草龙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一旦失传,将来要想恢复是何极难。再坚持坚持,将一批年青人带会了,将来他们不管到哪里光宗耀祖,也不会忘了肖家的稻草龙。
▲彩蝶闹春
正是肖求进的坚持,九市稻草龙是越舞越生辉。近几年来,肖求进同制作稻草龙的师傅们大胆设计创新,将稻草龙分别用红、黄、白、蓝、黑五彩纸装饰龙鳞、龙翅,制成五条龙,故名五彩稻草龙。在龙舞套路方面,更是不断推陈出新,编排了“龙飞凤舞”“盘龙吐珠”“大雁展翅”等几个新的套路。
同时,打破了只在春节和乡镇群众集会舞耍稻草龙的传统,大家踊跃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应邀去外地展演,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都市频道等电视台报道。
▲1988年,“北京国际旅游年舞龙大赛”中荣获的铜奖杯
▲1988年,在“北京国际旅游年舞龙大赛”中的精彩表演
如今,在肖求进的带领下,九市稻草龙已从台源这个小镇走了出去,舞出了一片新的天地。2014年,在县非遗中心的协助下,肖求进成立了九市稻草龙传承基地,免费培训龙舞套路及稻草龙扎制技艺,不遗余力培养新的龙舞传承人。他还经常去各个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从学生中培养传承人。
2018年,肖求进被确认为九市稻草龙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稻草也会变‘金条’。”他开心地笑了。
但笑中不乏苦涩,今后的路该如何走?肖求进说,路是走出来的!苦日子时步履维艰,但都能设法保证稻草龙年年如期舞出来。现在日子红火了,还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