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资讯>我的衡阳 我的非遗 我的奋斗(第二十八期)
我的衡阳 我的非遗 我的奋斗(第二十八期)
动态 · 衡阳非遗 · Fri Aug 12 00:00:00 GMT+08:00 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2200多年来,衡阳人民用辛勤的汗水编织出了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非遗版图”。


目前,全市有建档记录的非遗项目2000多项,其中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项目437项,有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国家级7项、省级27项、市级65项、县(市)区级337项。这些至今熠熠生辉的人类瑰宝,得益于衡阳人民世代相传,尤其缺少不了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艰辛付出。


目前全市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51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19人、市级106人、县(市)区级420人。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专题报道《我的衡阳 我的非遗 我的奋斗》,走进传承人群,系统讲述他们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的自信之路,深刻诠析新时代“非遗重在保护,核心在传承”理念,激励他们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中再立新功。


无量天尊 酒亦醇香

——记衡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修真道人 肖太鹏


或是因为一次顿悟,亦或是前世积下真功德,原本聪慧过人的农家孩子肖太鹏,1982年跑到华山的五里观,成了一名全真龙门派的道士,道号肖理龙,成为了人人称奇的肖道长。


说到道家,人们大多羡慕的是他们的无拘无束云游四方、传道析然,但真正了解其生活的人并不多。


肖太鹏.png


道家极其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戒荤食素,多居于远离喧闹之都的丛山峻岭。所居之处松针树木茂盛,饿了,便就地取材,以松针充饥。“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久之,遂以松针酿酒,长期储存以食用,或作打通经脉的纯天然药材。在一代代传承中,松针酒酿制技艺随之而生。


肖太鹏2.png


肖太鹏不仅是当下极为热闹的道家辟谷术、拍打法、拉筋术的推动者(或者说是起始人),更是松针酒酿制技艺的传承人。出道后,肖太鹏感悟《道藏》真谛,深得师傅真传,将松针酒酿制技艺不断发扬光大。每年逢端午(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他便大量采集鲜嫩的松针,清洗、拌以糖料等,装坛密封,让松针原始发酵,待到重阳节时开坛饮用。


肖太鹏3.png


松针酒原本为出道之士酿制。长期实践验证得出,松针酒不仅可充饥,还可用来医治患者。久之,松针酒酿制技艺便被世人认可并流传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出道之士的饮食也不断更迭换代,单纯以松针酒为主食的道士越来越少,松针酒酿制技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肖太鹏4.png


因时制宜,考虑良久后,肖太鹏决定改变保护传承策略,保存松针酒的精华,横向研究,挖掘潜力,拓展市场。


当时,肖太鹏的家乡祁东县步云桥镇金龙岩村十分贫困,交通极其不便,且无产业支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改变现状,肖太鹏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八方化缘寻求资金,将村里往邵阳方向的马路修通并硬化。


自此,金龙岩村往邵阳方向的“肠梗阻”被打通。如何从根本上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这是肖太鹏一直在思考的另一个问题。肖太鹏想到两个办法。一方面,他利用现有的资源,募资重修金龙宫,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以此作为旅游和疗养之地,吸引外来游客;另一方面,他将松针酒酿制技艺引入金龙岩村,培植产业,让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现象也可得到缓解。


肖太鹏5.png


但,谁来承接松针酒酿制技艺?


作为酿制技艺的传承人,肖太鹏本应该亲力亲为,但作为道长,重点在修行,云游四方是家常便饭,更何况自己还有一派道士,平时还得给邻里乡亲义诊,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教村民酿制。松针酒的酿制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一坛优质松针酒的出酒时间在五年以上。如何将松针酒传承下去?这成了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


举贤不避亲。肖太鹏左右思量,想到了自己的侄儿肖寒暑。


肖寒暑打小就在云南发展打拼,如今在昆明有一家大型超市,还有以制作黑蒜、田三七为产业的农业基地,正处在事业正蒸蒸日上之时,要把他叫回来,谈何容易?


肖太鹏顾不上这么多,深思熟虑后认定侄儿就是传承的最佳人选。初次沟通后,肖寒暑以为叔叔在跟自己开玩笑,想都没想就一口拒绝:“金龙岩村就是乡下角落,嘛样搞也发不起财的。”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肖太鹏次次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劝导侄儿:“人活一世图什么?还不是图留个好名声,做些有价值的事。人本事越大就越要为众生努力,只赚钱给自己用,活得还不如蝼蚁。”这番话彻底打动了肖寒暑,他毅然放下昆明的事业,跟着叔叔回到了金龙岩村。


肖太鹏6.png

▲肖寒暑


要想在金龙岩酿出品质好的松针酒可不简单。地理环境、水质都需达到酿制松针酒的条件。


确认酿制条件符合标准后,又有了新问题。村民们不了解也不认可松针酒,认为将松针泡到酒里是“没事找事”。


肖太鹏并不着急。道观里只要有人来,他便请来人喝一口松针酒。那些喝过松针酒的人,纷纷感到酒香浓郁,醇正悠长。尤其是有些患病之人喝了松针酒后会觉得身体好了许多。时间一长,松针酒的名气便出来了,求酒之人络绎不绝。


现如今,松针酒成了金龙岩村的一大特色产品,家家都学着酿制松针酒。以肖寒暑为首的众人则建立了专业的酿酒团队,打造了一千余平方的松针酒储存地窑,将酿好的松针酒放到窑里存上五年以上。


随着金龙宫的改扩建基本完成,酒窖的架子已经拉起,酒厂也在规划之中。一个未来可期的松针酒产业园和旅游养生圣地,将在偏僻而地狭的金龙岩村悄然崛起。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